找到相关内容1453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智信合一

    ,然后有智”的态度。佛教应是:“智应在前,然后有信。”体证如此,教理也是如此,如依《大涅槃经》的“四大教法”的审慎明辨真伪经律,或《增支部》〈迦罗摩经〉佛陀对迦罗摩人的十项开示(不应随便听信传说、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950311.html
  • 安住心性

    rdquo;,这是很严重的错误;这是所谓的“自性见”。佛性是常,就成了一潭死水,没办法转凡成圣、转烦恼为菩提。佛性如果是无常,则又成了生灭的世间法,无法进入大涅槃的境界。   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0553640.html
  • 宣说遗诫的重阁讲堂

    史上第一位比丘尼,从此佛教教团开始有了比丘尼制度。   《大涅槃经》卷上载,佛陀在进入涅槃以前的三个月间,曾与阿难来到重阁讲堂,并召集毘舍离城附近的比丘众聚集在这里。佛陀郑重地对弟子们再度宣说人天利益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2455280.html
  • 传译大本《涅槃经》的昙无谶

    涅槃类、大集经类和菩萨戒类,而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,当推他译出的《大涅槃经》。   昙无谶于北凉玄始十年(421)十月开始译《大涅槃经》,这部经的翻译情况较复杂,按《梁高僧传》记,昙无谶先译出自己...《大涅槃经记》的记载,前五品是根据智猛从天但带回的胡本译出,六品以后则据另一位胡地僧人从敦煌送至姑臧的本子译出。智猛是宋景平二年(424)从天竺返回的,这时昙无谶早已在译《涅槃经》了。智猛自己也译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5161531.html
  • 霍韬晦〈佛性与如来藏〉

    广泛的,是buddha-dha^tu,着名的《大涅槃经》中所说的“一切众生悉有佛性”的佛性原语,可能就是它(参看高崎直道着《如来藏思想の形成》第一篇第二章)。dha^tu(界)...这方面了解。   由于buddha-dha^tu具有这两方面的内容,所以以此为根据的汉译“佛性”概念亦有了复杂的涵义。《大涅槃经》说佛性有因、有因因、有果、有果果,但跟着...

    霍韬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1165333.html
  • 成佛资粮──随喜功德

    随喜功德"。所以《大涅槃经》云:"于诸众生心生欢喜,是名大喜。"   一般人对于喜的感受,往往建立在分别对待上,只想著自身的利益,所以容易产生喜或嗔的感受。对于自己所成就的事,就觉得相当欢喜;如果...

    见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866021.html
  • 五性各别与一性皆成(续)

    五性各别与一性皆成(续)  圆测对种姓论的见解  金东柱  (续上期)  关於无性有情,在“大涅槃经”有清楚的说明。“大涅槃经”是一部最彻匠主张一乘究竟的大乘经典。此经中说;无性有情(即,一阐提...叫做“未定根性”。换句话说,他们可转小乘为大乘(即廻向菩提),而可得到大乘菩萨果位。圆测说明无性有情时,他引用“大涅槃经”(即第七卷、二十七卷、三十三卷)、“法华经”、“胜鬘经”及“楞伽经”的教证而...

    金东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3666615.html
  • 定业和命运

    定业和命运 很多朋友都来信询问命运的问题。而且把命运和佛法中的定业联系起来。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,定业到底是怎么回事,到底和命运、算命得出来的结果是不是一致的。 《大涅槃经》讲:定业有二。一者报定。二者时定。或有报定而时不定。缘合则受。或三时受。所谓现受生受后受。 定业有两种,一种是果报定,最后什么结果是相对固定的。一种是时间定。什么时候受报是固定的。有的是报定而时不定,因缘具足,都碰到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3376714.html
  • 佛经中记载的五台山

    供养,乃至',文殊师利有如是等无量威德,神通变化,自在庄严,广能饶益一切有情,成就圆满福德之力,不可思议”。  《文殊涅槃经》云:“如是大士,久住首楞严三昩,佛灭度后四百五十岁,当至雪山,为五百仙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1478407.html
  • 竺道生与佛性顿悟说

    不相违背者,愿舍寿之时据师子座。”当即拂衣而去,东至吴之虎丘山,随之学者数百。又到了庐山,也受到庐山僧众的欢迎。后来凉州昙无谶译的40卷《大涅槃经》传到建康,经中果有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说法,于是大众...、善性,又体现了万物实相,冥合于自然,也是最后的真理。   竺道生的佛性说还有一重要内容,即一阐提人也有佛性,也能成佛。这本是昙无谶译的40卷《大涅槃经》中有的,但竺道生提出时,法显译的6卷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3152089470.html